快讯:发挥朋辈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23-06-15 15:51:0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摘 要]作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朋辈咨询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在发挥朋辈咨询作用的过程中,要以“适合学生发展需要”为第一要务,将“以生为本、生命至上”作为基本原则。

[关键词]朋辈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同学间开展朋辈帮扶,帮助学生纾解心理压力、提振学习信心”。朋辈咨询作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在为大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效践行了“以生为本、生命至上”的教育原则。

“从学生中来”的朋辈咨询

朋辈咨询(peer counselling)是指学习生活环境、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相似的学生在持续的专业训练和督导下,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支持、倾听、交流、分享等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一种活动。虽然我国高校开展朋辈咨询的历史不长,但在严格规范的朋辈咨询形成之前,形式多样的同伴互助与朋辈互助就已存在。如学习小组、课外兴趣小组以及高年级“以老带新”的经验分享活动等。这些产生于学生实际管理实践和工作需要的教育形式,不仅满足了学生成长需要和心理需求,更是蕴含着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以个体身心发展的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为核心,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征,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以心理社会性发展为例,大学生的主要心理诉求是获得“亲密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但是,随着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多元化,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心理诉求很难得到及时识别和满足。“从学生中来”的朋辈咨询,正是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重要抓手。即朋辈助人者能够深入了解大学生(同辈人)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且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榜样示范,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心理诉求。

二是相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爆发力”,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朋辈咨询省去了重新建立关系的过程。在专业的心理辅导、咨询中,首先需要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效的朋辈咨询也离不开良好的咨访关系。由于朋辈咨询者从学生中来,分布在学生中间,能与同学广泛接触,且已经与同学建立了良好的人际信任关系,所以与心理咨询师相比,他们能迅速有效地展开心理辅导,缓解来访者的心理压力。

三是依靠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且每高校至少配备2名”。为弥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不足,充分依靠学生群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创新就显得十分重要。朋辈咨询“从学生中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拓展延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这对于全面推进、创新我国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使朋辈咨询真正实现“从学生中来”,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要保证朋辈咨询者人格特质的适宜性。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拥有的自我品质方面的修养,如积极、乐观、热情、接纳、客观等人格特质。其中,宜人性和开放性是朋辈咨询者能否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宜人性指个体在与人相处中让人感到舒服、信任、富有同情心等方面的特质;开放性不仅指对不同经历、价值观的探究和开放态度,还包括人格意义上的真正开放。这两大特质都侧重于沟通交流方面的能力,并对朋辈咨询者在传递和接受他人信息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保证朋辈咨询者的专业性。良好的朋辈咨询者应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等。同时,能够了解并运用一些简单的咨询技巧,如积极关注、内容反应、情感反应等,这是进行有效咨询的专业前提。此外,由于朋辈咨询者缺乏相应的实战经验,还需要持续的实践和督导。专业的督导可以帮助朋辈咨询者看到自己在实践中的不足,避免自身受到伤害,实现自我成长,从而提高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

“到学生中去”的朋辈咨询

如果说“从学生中来”,意味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那么“到学生中去”就是将这种力量用到实处,收到实效。具体来说,朋辈咨询的归宿可以从原因和制度形式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原因上看,一是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全面推进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下,通过朋辈咨询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每一位学生心里,切实为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是所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同时,这也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学生、依靠学生的具体体现,使全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更多获得感,从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动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朝着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二是可以让朋辈咨询者在实践中发展、成长。朋辈咨询师、班级心理委员对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给予劝导和帮助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理论、验证理论、促进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这一过程亦可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三是可以让朋辈受助者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教育工作的最终受益群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才是真正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到学生中去”作为朋辈咨询的归宿,就是要把朋辈咨询各方面取得的成果,体现在受助者不断提高的心理健康意识上,体现在受助者不断提高的心理健康素养上。

从制度上看,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朋辈咨询者对不同层级、不同心理需求的同学开展可持续、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要有制度、规范提供有效的保障。一是班级心理委员制度。这是为班级同学心理健康负责的班委成员,是学校朋辈咨询工作贯彻落实到班级的具体执行者、操作者。他们主要负责为班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与心理危机预警等。此外,作为班级心理委员的进一步拓展,宿舍心理信息员制度在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是朋辈心理咨询师制度。与班级心理委员对同学的帮助和关心不同,朋辈心理咨询师具有一定的专业色彩,但由于受训时间和内容的差异,专业能力发展有一定限制,与专业心理咨询师尚有一定差距。因此,朋辈心理咨询被称作“类专业心理咨询”和“准心理咨询”。该模式采用专业、科学的训练和系统、持续的督导,培养能够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情绪疏导的朋辈心理咨询师。三是朋辈心理社团组织制度。心理社团是一种专业性不高、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朋辈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但它蕴含趣味性、灵活性和娱乐性。心理社团的打造推动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它是对以学习为主的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大学生在自我探索、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提升他们处理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在自助、助人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发展。

“适合学生发展需要”是朋辈咨询的第一要务

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朋辈咨询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工作方法,真正提供了适合大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一是满足了学生客体关系的需要。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对满足自身发展的客体有不同的需求,而任何心理健康教师或心理咨询师都不可能是一个包罗万千的完美客体,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一旦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合适的客体,最基本的驱力得不到满足,他们的身心发展就会滞后,甚至扭曲,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朋辈咨询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朋辈咨询者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迥异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人格特质和精神属性。因此,他们能够成为学生发展所需的目标客体,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下对客体的多样化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从目标客体上学到发展人格、适应社会的对己、对人、对事的技能与方法。

二是满足了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朋辈咨询为大学生提供了适合他们认知发展需要的人际环境。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看,人的认知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是在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种方式。首先,每一个朋辈咨询者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图式,有着独特的结构和组织;其次,每一个朋辈咨询的活动都是一次同化的过程,可以把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图式纳入自己的图式或结构,丰富和加强自身的认知发展;再次,利用纳入的图式和结构改变已有的思维、心理和智力,从而完成顺应的过程;最后,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获得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达到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因此,提供良好的朋辈环境对大学生的认知发展举足轻重。

三是满足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道德依附理论认为,人的道德的发展需要依附于他人和环境,需要以道德依附的方式实现。学生道德发展中的道德依附不仅是学生自觉理性选择的结果,更是道德秩序基于社会基本制度和基本结构的要求。毫无疑问,在道德依附过程中,需要有良好道德资源提供保障。朋辈咨询为道德依附提供了条件,朋辈咨询者对于大学生来说正是最好的道德资源。首先,他们经过一定选拔,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综合素质较高,拥有较好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修养;其次,他们持续接受专业的心理学训练和督导,作为同学的榜样,懂得利用“替代强化”帮助学生发展道德品质;最后,他们生活在大学生中间,能时时刻刻为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需要的道德资源,满足他们的道德发展需要。

四是满足了学生社会支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朋辈咨询通过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朋辈心理社团等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他们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支持,有效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朋辈咨询者而言,朋辈咨询满足了他们对同伴认可的需求,即自我实现。在对他人的帮助中收获了自尊和尊重,获得了自我价值感,实现了自我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既满足了他人的发展需要,又满足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

“以生为本、生命至上”是朋辈咨询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生为本,必须贯彻落实生命至上;坚持生命至上,才能确保实现以生为本。坚持“以生为本”是朋辈咨询的本质。朋辈咨询者利用身份特点及朋辈咨询独特的教育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信任感、幸福感、安全感,感受朋辈的帮助、互动的乐趣及心理健康的魅力,体现在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信任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五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朋辈咨询将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有着不同需要、独立发展的个体,始终坚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身心发展所需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依靠学生,朋辈咨询以“从学生中来”作为源头,以朋辈咨询者补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导力量。三是信任学生,朋辈咨询得以开展的基础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相信学生能够利用他人的力量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四是服务学生,朋辈咨询本身就是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改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五是关爱学生,朋辈咨询就是一个传递爱、感受爱的过程,不仅包含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爱,更包含着为朋辈咨询付出努力的领导、教师对学生的厚爱。

如果说“以生为本”是我们从朋辈咨询实践形式推演出的本质结论,那么“生命至上”就是朋辈咨询更深层次的本质。朋辈咨询虽然时时刻刻都以“生命至上”为终极目标,但最能体现“生命至上”的还是朋辈咨询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危机发生之时,朋辈咨询者利用自身特点对危机学生进行24小时心理陪护,在陪护过程中,朋辈咨询者不仅可以稳定其心理状态,还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引导他们探索替代自我毁灭或冲动的方法,防止更严重的心理危机发生;在危机发生之后,朋辈咨询者对危机学生进行跟踪随访,减少其因心理危机问题在其他同学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帮助院系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总之,应随时随地把“生命至上”的理念融入到朋辈咨询中,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用“生命至上”理念帮助大学生武装心灵,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确立坚定的生命信念,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作者俞国良,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原载2023年第10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俞国良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推荐内容